關注“果蔬健”公眾號,每天給大家分享專業的種植技術!
洋蔥種植管理中有哪些要點,如何高產?為了幫助種植洋蔥的農友們增產增收,今天小編整理了山西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王永珍老師的栽培管理技術的講解,大家可以學習一下。
記者:王老師您好,適宜我們種植的洋蔥品種有哪些?各自有哪些特點呢?
王永珍老師:(以下簡稱王):洋蔥根據它表皮的顏色分為紫皮洋蔥和黃皮洋蔥(出口洋蔥品種一般以黃皮球形洋蔥為主)。我國常種植的品種有紫球蔥頭、高樁紅皮,13號圓蔥,熊岳圓蔥。下面對這幾個品種的特點分別進行介紹。
紫球蔥頭:紅皮品種,中晚熟。由山西省大同市南效區蔬菜研究所選育而成,其特點是抗逆性強 優質、耐貯,是晉北高寒地區主推的優良品種,適于春播秋收。植株生長旺盛,葉深綠色,鱗莖外表皮為紫紅色,內部肉質鱗片為白色帶紫暈,單個鱗莖質量為200~300,一般產量為 3500~4500千克/畝,高產可達5000千克/畝。
高樁紅皮:紅皮品種,由陜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選育而成,植株健壯,葉色深綠 有蠟粉,鱗莖縱徑7~8厘米,橫徑9~10厘米,外表皮呈紫紅色,內部的肉質鱗片為白色帶紫暈,鱗莖單體質量為200~300,該品種屬中晚熟,對水肥條件要求較高,分蘗少,有較高的抗寒能力,一般情況下每畝產量為3500~4000千克。
13號圓蔥:黃皮品種,由山東省萊陽市蔬菜研究所選育而成,植株生長旺盛,有8~9片管狀葉,葉片直立,綠色 鱗莖為圓球形,直徑 8~10厘米,外皮黃色光滑,肉質鱗片白色微黃 單莖質量300~350,鱗莖組織致密,味道甜而稍帶辣味,品質佳,適宜生食和熟食,該品種屬中晚熟,抗病性強,適合北方各地種植 單產4000~6 000千克/畝。
熊岳圓蔥:黃皮品種,遼寧省農業??茖W校選育而成,植株生長旺盛,葉數 8~9枚,深綠色,葉面有蠟粉,鱗莖為扁球形,縱徑4~6厘米,橫徑6~8厘米,鱗莖外皮為淡黃色,內部乳白色 單莖質量為150~200,抗寒、抗旱、耐熱、抗病、耐鹽堿,不易抽薹,一般情況下產量為3000~4000千克/畝。
記者:培育壯苗是洋蔥種植的首要任務,直接關系著洋蔥豐收時候的產量和質量。那么洋蔥培育壯苗的步驟有哪些呢?
王:
在晉中地區,秋季播種,冬前假植,次年春季定植,夏季收獲。
在晉南地區,秋季播種,冬前定植,緩苗后自然越冬,夏季收獲。
在晉北及晉中高山區,春季播種,秋季收獲。
培育壯苗主要按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播種時間。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栽培經驗而定,山西中、南部地區洋蔥適宜播種期為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即白露前后播種。播種早,越冬時幼苗過大易通過春化引發先期抽苔。播種晚,越冬時幼苗太小,易受凍害;晉北地區春播秋收,3月底至4月初利用陽畦播種育苗。
2.播種方法。育苗面積為50平方米(1.7米寬,30米長育苗畦)可栽植1畝,播種前每畦施腐熟有機肥 200千克,防治地下害蟲用30毫升辛硫磷加0.5千克麩皮,拌勻后撒在有機肥上,再翻地,將畦整平,踏實,灌足底水,水滲后播種。
播種前應將種子進行篩選,去除秕虛種子,然后在太陽下晾曬2天,有利于提高發芽率,增強芽勢和防治病蟲害。用種量 120~150克/畝,播后覆土1厘米 左右。覆土后加覆蓋物遮陰保墑。苗齊后澆一次水,以后盡量少澆水,苗期可根據苗情適當追肥 1~2次,為提高洋蔥定植后的發根能力,可在定植前10~15天對種苗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若幼苗偏大,定植前要適當控水。
3.壯苗標準。培育壯苗是獲得洋蔥高產的關鍵。壯苗標準:苗齡50~60天,株高20~25厘米,三葉一心至四葉,假莖粗0.6厘米~0.8厘米,無病蟲害。苗徑小于5毫米,易受凍害,苗徑大于9毫米時易通過春化引發先期抽苔。
記者:洋蔥如何定植,定植后如何管理?
王:洋蔥定植分三步,
第一要確定定植時間。晉南地區定植期為10月底至11月初定植,“霜降”至“立冬”,緩苗后自然越冬;晉中地區11月上旬起苗假植,上凍前覆蓋越冬;次年4月上旬起苗定植。晉北地區5月底至6月初定植。
第二要整地、施肥、作畦、鋪地膜。洋蔥忌重茬,要避免和蔥蒜類蔬菜連茬。定植地塊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400 0~5000千克,磷酸二銨50千克,硫酸鉀30千克,翻耕后整平畦面,耙碎土粒,疏松結構,凈除瓦礪、石塊、舊膜、作物根茬等,以利發根出苗。整地后做成平畦,畦寬根據地膜的幅寬而定。鋪地膜可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濕度,鋪地膜前先澆水,滲下后每畝噴施除草劑田撲150毫升;或用除草劑氟樂靈進行土壤處理,即在翻耕整平的畦面上,每畝使用100克氟樂靈配水60千克噴灑,然后用耙子混入5厘米土中。覆膜后按16厘米×16厘米或17厘米×17厘米行株距打孔,準備定植。
第三是選苗定植:苗齡50~60 天。選擇株高20~25厘米,三葉一心至四葉,假莖粗0.6厘米~0.8厘米,無病蟲害壯苗。苗徑小于5毫米,易受凍害,苗徑大于9毫米時易通過春化引發先期抽苔。定植時應先分級,去除病苗、分蘗苗、弱小苗,并將幼苗的根剪至2厘米長,隨起隨栽。先定植標準大苗,后定植小苗,定植深度以埋住苗基部約1厘米為宜,過深,葉部生長過旺,鱗莖的頸部增粗,鱗莖易形成紡錘形,降低品質,產量低,過淺植株易倒伏,以后形成的鱗莖露在土表,容易干裂。一般畝定植2.2萬~2.6萬株,早熟品種可適當加大定植密度,中晚熟品種宜適當降低定植密度。栽后澆水,緩苗后查苗補苗,保證苗全苗齊。
記者:洋蔥高產的田間管理措施有哪些?
王:洋蔥的田間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三點
1.中耕除草:不是地膜覆蓋、沒使用除草劑的洋蔥田要經常進行中耕松土,拔除雜草,在每次澆水、下雨后都要進行中耕除草,以免發生草荒和土壤板結,中耕深度一般控制在 3厘米以內,靠近植株處要淺些,遠離植株處深一些。
2. 適時澆水:冬前管理簡單,定植緩苗后自然越冬,在12月上旬土壤封凍前澆一次封凍水。翌年3月上旬幼苗返青時澆返青水,促其早發,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植株進入葉部旺盛生長期,鱗莖膨大期澆水次數要增加,一般 6~8 天一次,使地面保持見濕見干,以便于鱗莖膨大。收獲前 8~10 天停止澆水,以利于貯藏。
3.巧追關鍵肥:返青期隨澆水追施果蔬健生根壯苗肥5kg每畝,促苗早發,返青后 50~60 天,鱗莖開始膨大,這是追肥的關鍵時期,每畝追果蔬健平衡生長型10千克,15天后再追肥一次。收獲前30天停止施肥。
記者:洋蔥有哪些常見的病蟲害?有哪些好的防治方法呢?
王:洋蔥病害主要有白腐病、霜霉病、灰霉病、紫斑病及銹??;蟲害主要是地蛆、蔥薊馬。下進分別對這幾種病蟲害的癥狀和防治方法進行介紹。
白腐病
癥狀表現:白腐病是危害多種蔥屬蔬菜的一種土傳病害,早期發病造成大量死苗,發病較晚的鱗莖也因病腐爛,地上部枯萎。病株須根軟化腐爛,鱗莖初生水漬狀病斑,迅速變黑腐爛,密生多數黑色顆粒狀物,即病原菌的菌核。潮濕時病部長出白色絨狀菌絲體。地上部先由外葉葉尖開始發 黃,進一步擴展到全葉,葉鞘也變黃枯死。其他葉片也陸續變黃,后期整株枯死。病株矮小,生長緩慢,因根部和葉鞘腐爛軟化,病株很容易由土壤中拔出或折斷。
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可在土壤中長期存活,并隨土壤、灌溉水、有機肥以及病殘體傳播。低溫高濕的條件適于發病,多雨或大水漫灌時發病重。一般春末夏初病勢發展較快,夏季高溫期病情發展緩慢。多年連作蔥屬作物, 地勢低洼、長期積水和缺肥的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
避免蔥屬蔬菜連作,可與禾本科、十字花科、葫蘆科等非寄主植物行2~3年輪作。初發病地塊在未形成菌核前將病株連根拔出,移出田間燒毀或深埋。病株周圍的土壤也需挖走深埋,補以無菌土壤。老病區田間病殘體也要集中銷毀,病田要深翻。
(2)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75%蒜葉青可濕性粉劑 1500倍液霧。也可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灌根,或用75%蒜葉青可濕性粉劑灌根,每7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霜霉病
癥狀表現:主要為害葉片。發病輕的病斑呈蒼白綠色長橢圓形,嚴重時波及上半葉,植株發黃或枯死,病葉呈倒“V”字形?;üH静⊥~部癥狀,易由病部折斷枯 死。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至紫灰色霉層,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鱗莖染病后變軟,外部的鱗片表面粗糙或皺縮,植株矮化,葉片扭曲畸形。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倒茬。和蔥類以外的作物實行2~3年輪作。
(2)收獲時清理病殘體,帶出田外,深埋。
(3)定植前苗床噴藥??捎?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惡霜·錳鋅(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降低帶病株率。
(4)發病初期可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8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4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病害流行盛期,則應及時換用高效治療性藥劑??捎?0%烯酰嗎啉·錳鋅(安克)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或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劑800倍液、72%霜脲·錳鋅(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一般每隔5天~7天噴1次,連噴3~4次。注意在 發病期如遇雨,或有大霧、重露天氣,以及澆水后,應及時噴1遍藥,防止病情加重。
灰霉病
癥狀表現:
初在葉上生白色斑點,橢圓或近圓形,直徑1~3毫米,多由葉尖向下發展,逐漸連成片,使蔥葉卷曲枯死。濕度大時,在枯葉上生出大量灰霉。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或菌核越冬,隨氣流、雨水、灌溉水傳播蔓延。較低的溫度是發生和流行的必要條件
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用3%多氧清水劑600~900倍液,或0.5%OS -施特靈水劑300倍液,或40%灰霉菌核凈懸浮劑1200倍液,或50%灰霉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5%使百克乳油2000倍液,或30%百霉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施佳樂懸浮劑 12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 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每7天噴藥1次,連續防治2~3次。
紫斑病
癥狀表現:
主要為害葉和花梗,初呈水漬狀白色小點,后變淡褐色圓形或紡錘形稍凹陷斑,繼續擴大呈褐色或暗紫色,周圍常具黃色暈圈,病部長出深褐色或黑灰色具同心輪紋狀排列的霉狀物,病部繼續擴大,致全葉變黃枯死或折斷。種株花梗發病率高,致種子皺縮,不能充分成熟。
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施足基肥,增強寄主抗病力。實行2年以上輪作。適時收獲,低溫貯藏,防止病害在貯藏期繼續蔓延。尤其是洋蔥,應掌握在蔥頭頂部成熟時收獲,收后適當晾曬至鱗莖外部干燥后入窖,窖溫控制在0~5℃,相對濕度65%以下。
(2)種子消毒。
選用無病種子,必要時種子用40%甲醛300倍液浸3小時,浸后及時洗凈。鱗莖可用40~45℃溫水浸1.5小時消毒。
(3)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大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防治3~4次,均有較好的效果。
銹病
癥狀表現:
主要為害葉、花梗及綠色莖部。發病初期表皮上產出橢圓形稍隆起的橙黃色皰斑,后表皮破裂向外翻,散出橙黃色粉末,即病菌夏孢子堆及夏孢子。秋后皰斑變為黑褐色,破裂時散出暗褐色粉末,即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選用抗病品種,淘汰高度感病品種,避免蔥屬蔬菜連作或間作套種。加強水肥管理,增強植株生長勢和抗病能力。雨后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發病嚴重田塊適時早收。施足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力。
(2)藥劑肪治:早春查找發病中心,噴藥封鎖,以后視病勢發展和降雨情況,及時噴藥。有效藥劑有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50%萎銹靈乳油800~10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等。每7天噴藥1次,連續防治2~3次。
地蛆
防治方法:
(1)要施用經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均勻施入田間,深施15厘米。
(2)及時拔除雜草。
(3)藥物防治,播種或定植前結合澆水用敵殺死2000倍液噴陽畦和畦周圍;5 月中旬及時防治地蛆幼蟲,可用50%辛硫磷乳油60毫升+50千克水灌根,或用90 %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灌根,同時用敵殺死2000倍液消滅成蟲,防治效果較好。
蔥薊馬
防治方法:
用樂果1500~2500倍液噴霧防治。殺蟲劑在生長期中只準使用一次,并且距收獲應間隔15天以上。
關注“果蔬健”公眾號,回復“洋蔥”可以隨時查看文章哦!
看完覺得有用,記得分享給朋友哦!他們也會感激你的!
果蔬健 讓瓜果蔬菜健康高產!